平衡波动态
导入:为满足不同的用户体验和需求,诸如舞蹈,武术,太极,瑜伽等等健身健美产品应运而生,也在竞争市场份额中相互比较,新生的平衡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如何选择自身的定位呢?
一 概念
宏观动作:力学在时空中的的表达(两大元素:力和时空)
人体动作:以三条力线(髋膝踝联动的下肢离线,坐骨到头部的中轴离线和肩胛到手的上肢力线)整合分化出的人体力学在时空的表达。
二 动作逻辑
(1)还原论+演绎法=透过现象看本质
平衡波的定位是:我什么都是,我也什么都不是。
----齐白石:学我者生,像我者死
动作的模式和展现方式是多元的,追本溯源,平衡波从人体本身的特点出发,先还原,后演绎,让动作先有逻辑,后有形式。
关于“还原”:在属性层面,越简单就会越稳定,回到人体也是一样,四肢与躯干的协调配合,就是完成动作的基础,三条力线构成的肢体语言,先练习好,才有可能谈到后续的演绎。
关于“演绎”: 三条力线的基础练习不断扎实,人体之网得以构建,演绎才会水到渠成,且自然不生硬。
(2)波动蕴涵能量,恢复人体弹性
以重心为轴:
重心是完成所有动作的出发点,像树根一样,没有重心的人体动作,无法称之为是合格的力学表达
发力半径最小化:
是平衡波第一性原理的阐述,遵循人体能量使用最小化,尽量减少代偿,提高运动效率
力线表达以波的形式:
波动的人体之网,是身体各部位的同时调动,深层肌肉得以唤醒,浅层肌肉得以锻炼,力的持续,让人体恢复弹性
力线表达全程伴随离心和向心:
这是售后和保障,离心和向心的幅度,是力的大小,学会自我控制,才能在安全的基础上,不断加强体能。
综上,平衡波关于动作的逻辑,要求学会打破认知的遮蔽性,不要一叶知秋,也不可一叶障目,学会辨别,对于不同的现象,不要盲目跟随,从本质入手,先还原到人体本身上,再考虑动作的完成度和情绪的表达。以上便是TB平衡波培训学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平衡波动作逻辑的相关信息,希望对大家可以有所帮助。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富力双子座A座2005
电话:400-825-8189
E-Mail:392277784@qq.com